由日本大阪藝術家塩田千春創作長達 12 米的大型藝術裝置《I hope…》,兩星期前已為 Art Karnival 揭開序幕,以離地 10 米的高度,懸浮於 K11 MUSEA Opera Theatre 半空。這件於疫情 期間創作的大型藝術裝置作品,由鋼船裝置及大量紅繩與 5,000 封由全球各地民眾手寫的願望信 組成,小船猶如於願望海洋中航行。塩田千春希望透過作品,提醒參觀者在面對不確定狀況時依 然要懷抱希望。為配合《I hope…》的展出,K11 MUSEA Artisan Lounge 特別推出主題下午茶, 讓參觀者可以全新視角一邊品嘗美點,一邊欣賞藝術。









展覽另一亮點是加拿大雕塑家 David Altmejd 的作品《前夕》(The Eve),他的作品以精巧細緻 聞名,震撼的視覺體驗讓人印象難忘。《前夕》,由一個懸置倒轉的靜坐人像構成。這個形象孤 獨的雕塑,被置放於一個由多重玻璃組成的空間;透過模糊內部與外部、表層與結構、現實與抽 象的界線,引領觀者反思人體與建築間的對稱關係。
美國概念藝術大師 John Baldessari 於 2007 年打造《貝多芬的喇叭(與耳朵)第 127 號》 (Beethoven’s Trumpet (with Ear), Opus 127)。這個大型雕塑以兩部分組成——玻璃纖維耳 朵及銅製小號,並以音樂大師貝多芬面臨失聰時創作的樂譜命名。參觀者只須站於這個互動的藝 術裝置前,向喇叭發聲,即可聽到一小段美妙樂章。
中國當代藝術家張恩利的大型藝術裝置《工作室》(Studio),這件面積達 9 平方 米的作品創作於 2018 年,其時藝術家張恩利正在英國倫敦皇家學院參與由 K11 Art Foundation 和 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合辦的藝術家駐留計劃。他藉著複製重現自己年輕時位於上海的陳舊工作室, 回顧當年生活的困頓以及對藝術之路的迷茫掙扎,並進一步探索過去與當下的關係。
國際知名時裝設計師 Martin Margiela 2021 年以藝術家身分亮相,這次帶來作品《紅指甲模特兒》 (Red Nails Model)。以放大的紅色指甲雕塑,重新審視人工化的女性美,以及自 1990 年代對 女性身體展現性感想像的風潮,對女性造成的剝削。
奧地利藝術家歐文 ‧ 沃姆打造的《一分鐘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邀請每位參觀者按指 定方式與面前物件互動,並將姿勢定格一分鐘。參與者有機會出現於即場拍攝的紀錄片中,成為 作品的一部分。作品旨在鼓勵大眾參與藝術創作,為雕塑重新作出定義。
大家可以用多個覺度去欣賞及感受每個藝術作品,每個角度都會悟出不同感受及看到藝術家的某一種留白。
==== ==== ==== ==== ====
K11 MUSEA Art Karnival
日期: 2022 年 7 月 29 日至 9 月 11 日
地點: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K11 MUSEA
===== ===== ===== ===== =====
記得follow我哋嘅
Instagram @chairmen.hk
Facebook Chairmen.hk – 吹咩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