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迎接夏季展覽「森呼吸」
樹木為我們提供食物、屏障和清新空氣。它們一生 紮根和留守原地,見證人類變遷。樹木陪伴人類成長,我們又有否想過如何好好保護它們?
這個夏天,大館文物事務部以樹木為主旨推出大型展覽-「森呼吸」。









「森呼吸」希望為我們帶來以下的信息:
-揭示我們要就環境造成破壞負責
-檢視過往拯救、保護樹木,保育和傳承文化遺產成果
-提出過度消費和發展為樹木帶來生存威脅
-探索 污染、森林砍伐、伐木、城市發展和氣候變化為樹木未來帶來的危險
-重塑樹木在生活扮演重要角色
-探索最前沿的方式以保護、保育、栽種樹木,確保後代能繼續享受樹木美好一面。
「森呼吸」除了文獻及研究資料分析樹木的狀況, 令大家重新注視保育的重要。
透過幾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擴闊文化承傳的領域,觀眾能在現實與想像中交流,遊走於恐懼與希望之間,找到保育樹木的方向。
大館集古蹟及藝術於一身,相信可以令觀眾有更深刻的體會。




1. 鄭波 鉛筆紙本-10 張畫(每張 21 x 33 厘米 )2022
2022 年 6 月 21 日為夏至,是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最長的一天,藝術家鄭 波定為樹木的「勞動節」。這天他從 5 時 40 分日出起,至 7 時 10 分日落止,逐一為 它們寫生,為大館內十棵樹寫生慶節。當日,藝術家透過繪畫 樹的肖像,與它們進行默念互動與體驗,從早到晚、順時的精選畫作。



2.劉智聰 燈箱照片-《山水文明》2013(2張)
《見林不見樹》2010(1張)
劉智聰的作品捕 捉大自然中的廢墟,見證時間和生命的痕跡,展示大自然再生力量。
「森呼吸」除了文獻及研究資料分析樹木的狀況, 令大家重新注視保育的重要。
透過幾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擴闊文化承傳的領域,觀眾能在現實與想像中交流,遊走於恐懼與希望之間,找到保育樹木的方向。
大館集古蹟及藝術於一身,相信可以令觀眾有更深刻的體會。

3. 《抱樹者》 虛擬實境裝置 2017
倫敦的實體藝術團體-「棉花糖激光盛宴」
《抱樹者》把巨杉帶到無法實地 感受的人前,讓人與自然連結,鼓勵我們關注這些天然巨人的未來,詰問我們在這危機與變遷 的時代,自身與自然的關係。



4. 吳家俊- 樹枝,鐵鏟 2022
吳家俊認為鐵鏟是重要的種植工具,所以收集斷樹枝,創作出雕塑-樹枝,鐵鏟 。這藝術品有重生的象徵及加深人們與老樹友的連繫。




5. 藝術家:黃廷風-《香港石牆樹:成就垂直城市林務的遺蹟》 錄像及研究結果資訊圖
石牆樹是由香港獨有都市地景,具有很高的歷 史和文化價值。它們象徵著1840 年以來的殖民景觀轉變和社區發展。這個概述了香港石牆樹的發展時間表,可為我們帶來對石牆樹更全面的解讀來解,令我們重新考慮我們未來的城市景觀。
==== ==== ==== ====
活動資訊
日期:2022 年 7 月 8 日至 9 月 4 日
時間:每天開放,10 am – 7pm
地點:01 座複式展室
費用:免費入場
==== ==== ==== ====
記得follow我哋嘅
Instagram @chairmen.hk
Facebook Chairmen.hk – 吹咩
Website
大館,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 森呼吸, trees, breathing, exhibition, 保育, 裝置藝術, 抱樹, 大自然, 香港, 都市, 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