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咩藝術】【#咩文化】【#咩Exhibition】【#咩Artist】
中國藝術家唐永祥香港首場個展正式揭幕
唐永祥:顏色
10月5日至12月2日
厲蔚閣亞洲,香港中環雪廠街2號 聖佐治大廈地舖
中國藝術家唐永祥於香港的首場個展「顏色」(Color)已於厲蔚閣正式揭幕,展出12件新作。 「顏色」沿承藝術家持續十餘年的實踐,以日常生活為半徑,隨機觀察取材,通過對原始表象的凝視與結構性改造,探索顏色、空間、敘事在二維畫布的相互作用與無窮演進。展覽得名自繪畫最基礎的組成要素之一,亦與藝術家的理念相呼應。



唐永祥是中國藝術界備受矚目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通過圖、形、色創造出穿插並置的場域,發展出一套獨樹一幟的藝術語言。在展出的系列新作中,藝術家繼續以「生活十米以內」(藝術家語)抓拍的照片——如《兩棵樹 右邊有⼀⼤塊藍⾊》(2023年作) 中工作室周邊的樹、《有束花 蘋果 ⾹蕉 紅紫⾊背景》(2023年作) 裡家中桌面的靜物、《上邊⼀半是腿 下邊⼀半是藍⾊》(2023年作) 及《⼏個背影輪廓 下邊有個綠⾊三⻆形》(2023年作) 中接送孩子上學時校門口家長的腳等為素材入畫。這些現成圖像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審美標準,卻為唐永祥的創作提供了凝視與改造的底本。



然而以現成照片為參照的底稿只是第一步,在其後緩慢而持久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受偶然性與直覺的指引,以深度觀察為依托,對圖像進行拆解與提煉。在這一過程中,主體的現實主義特徵被層層覆蓋的顏料消減為碎片化的視覺符號與抽象圖形。藝術家在畫面上重新尋找點、線、面,建立新的結構關係,同時打破傳統的構圖法則,將負形置於視覺的焦點,圖像亦被抽離出原始的敘事,進入抽象的領域。藝術家不志在追求畫面的和諧,甚至在視覺效果過於「舒適」時,會刻意添加不和諧的元素以打破這種平衡。以《上邊⼀半是腿 下邊⼀半是藍⾊》(2023年作) 為例,底部的黑色豎線如一根尖銳的刺介入畫面,堅硬的質感與周圍模糊的筆觸形成對比,為畫面蓄滿張力。隨著這一創作過程的持續重複進行,顏料層之間、形狀與形狀之間、正負形圖像之間隱晦的相互牽制亦挑戰著觀眾的視覺經驗與心理感知。正如藝術家所述,「整個創作過程就像是沙漏,對現成圖像的消減是沙漏的上半部分,隨著創作的深入它變得愈發狹窄,等到達某一個點的時候,便來到了沙漏的下半部分,也就進入了我的表達領域。」



在唐永祥基於過程的創作中,「覆蓋」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詞。他使用未經調色的顏料作畫,在一次次覆蓋重疊的過程中,這些或衝突的原色化作了畫面中平和、溫潤的色彩,走近細看方可於細節處及畫布邊緣窺探到「覆蓋」的線索——那是藝術家與畫面長期拉鋸、思考、取捨的結果。藝術家同時採用一種纖巧細緻的筆觸,一橫一豎儀式般的十字層層佈滿畫面,卻幾乎不可辨別,他以這種近乎機械的方式與繪畫的表面對峙,克制情緒的宣洩,消解了「藝術家之手」的在場。
以上是官方資訊



以下是作者的話
#觀後感 by Alan Leung – www.alanleung2.com
看著藝術家唐永祥的作品,就像看到photoshop 加工中的照片一樣,就如看着現代版的「達達藝術」似的!但不是用cut and paste 方式去呈現,反而用了油墨覆蓋方式 去造就 cut and paste 的效果。 粉色系的圖像,不其然地聯想起少時侯用電腦去創作那些低清8-bit的小畫家作品。真的感謝唐永祥先生,重搭起我那些年剛剛學習創作的年代!那一種『實驗性的時代感』⋯⋯ 藝術家唐永祥的作品,畫面穿插着「現實與虛幻·城市與大自然」一種『一線之間』嘅感覺!大家記得留意一下每幅作品的構圖分割線及Mark Point,每次都可能看出新的感覺。
記得follow我哋嘅
Instagram @chairmen.hk @alanleung2
www.instagram.com/chairmen.hk
www.instagram.com/alanleung2
YouTube #Subscribe
www.youtube.com/@chairmenhk/
Facebook Chairmen.hk – 吹咩
www.facebook.com/chairmenhk
Also can sponsor us by PayMe
https://payme.hsbc/alanleung2
Website
www.chairmen.hk